你在这里

北京 异样的平静

2013年12月27日,安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次日,北京的日本驻华大使馆前风平浪静。

那真是难以形容的平静。

去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值在政权诞生1周年之际参拜靖国神社后,中国市民的反应就是如此。

参拜的第二天,我在北京的日本驻华大使馆前守候。像2012年9月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国有化后一样,等待一旦有反日游行发生就进行采访。

而当时现场的气氛与2012年时大不相同——警察一直试图把我们这些聚集在大使馆门前的媒体记者全部赶走。而2年前,大使馆正门两侧的道路上还设置了媒体专用区,允许记者拍摄涌来的游行队伍。这一次却连在门口停留都被禁止。给我的印象是,与其说妨碍采访,倒不如说是警察不希望日本媒体刺激到那些有反日情绪的市民以免引起骚乱。

与当局的紧张感形成对比,市民们的反应看上去非常冷淡和平静。网络上也有人号召去游行,但最终并没有出现那样的组织。从路上行人的表情中,也几乎看不到对安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气愤和关注。

尖阁诸岛国有化之后,住在北京的日本人曾遭遇打车被拒载等不愉快经历,或多或少对中国人的抗议做了心理准备。但这一次,对个别日本人的恶意攻击和骚扰目前还不明显。经常出门的妻子和她的朋友们,都一致觉得“和那时的气氛不一样”。

我也在安倍参拜靖国神社两天后去了趟日式拉面店。店内跟平常一样熙熙攘攘,还有学生跟朋友一起合着店内播放的音乐哼着J-pop。这么说来,中国人是否接受了安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呢?

不是的。

关于这次中国有关没发生大规模游行示威的原因,我周围的人也有各种分析。总结一下大概有以下几点:①政府和警察彻底压下了游行;②已经预料到参拜一事,所以并未感到惊讶;③对于尖阁诸岛国有化后反日游行中的部分暴力行为有所反省;④天气寒冷,春节在即,比较忙;⑤已经疲于对日本的批判,觉得没任何意义。

首先关于①,即使当局不压制,应该也不会发生像2年前那样的大范围示威,这是我的真实感受。

关于②,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说道:“安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就像早已脱光的人,最后脱鞋不脱鞋其实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这就表示,已经从目前的言行清楚了解到安倍的本质,因此已不觉得惊讶了。个人认为这应该是中国人的普遍感受吧。

我觉得广泛渗入到知识分子和中产阶级内心的,是③中对于暴力化游行的自戒与反省。虽然中国的主要媒体没有报道2年前游行现场的场面,但使用网络的人知道,连开日本车的中国人也受到游行者的袭击,日系工厂和商店都遭受严重破坏。

而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对此更是吃惊,似乎看到了他们年轻时所经历“文化大革命”的残影。其他年龄段的人们,也对打着“爱国”旗号实施暴力,有损中国形象的事实感到痛心。证据就是,安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后,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的“冷静爱国”号召。

最值得注意的是,⑤中对日本的“放弃”和“绝望”。日中双方因尖阁诸岛产生对立已有1年半。日中两政府间的相互批评不断扩大,完全没有“坐下来谈谈”的意思。可以感受到,双方的国民也适应了逐渐降温的日中关系,对事态的改善也渐渐失去希望。

如果把沉默的民意当成好事,政治上不去积极努力改善事态,或是出于某种目的继续煽动对立的话,那将变成什么样子?

尖阁诸岛国有化以来,领土问题加上历史认识问题和防空识别区等问题,每当双方国民感情进一步恶化时,我都会想“这样一来日中关系会跌落谷底吧”。但显然,我的想法太简单了。谷底下面还有很多层底。

中国的冷淡反应,就伴随着这种不祥之感。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