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7:黑白林彪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七

林彪,叶群和林立果,全部死在了蒙古

林彪元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一个毁誉参半的重要人物。对于他,不同的人有截然不同各种说法。有人称赞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军事家――斯大林说他是无敌将军,蒋介石说他是魔鬼军人,有人骂他是野心家,拙劣的政治家,有人称赞他是坚定的革命家,蒋介石说他是共产中国的右臂,有人则说他是一个叛国者。总之,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上,如此截然不同的众多评价,除了蒋介石毛泽东以外,林彪算得上是第三个人!

出生和少年

1907年12月7日,林彪出生在湖北省黄岗中部的回龙山中的一个风景秀丽的小村庄。该村庄只有三十多户人,全部都是林姓,也全部都是一个家族的亲友。林彪的父亲林明卿就是该家族的族长,此时已经三十岁了。这个岁数还能得到儿子在当地是很值得高兴的事情,周围的乡亲们知道林明卿喜得贵子以后都纷纷来祝贺,林父自己也高兴的合不拢嘴。

林家在当地是非常不错的人家,按照现在的标准就是地主。家里有良田四十亩,林地三百亩,还有一家小型织布场。林明卿给按照家族的族谱,将林彪取了一个比较文弱的名字――林育蓉。林彪是家中的第三个儿子,上面还有二个哥哥。

林彪少年时代身体很弱,经常生病。虽然家中衣食丰足,但小时候的林彪仍然身体瘦弱,疾病连连,有一段时间很让家中长辈担心他是否能够长大。

虽然身体很弱,但是林彪从小就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潜质。9岁的时候父亲林明卿送他去上了家乡的私塾,这个私塾的老师是当地著名人物李卓侯先生(是中国地质学学者李四光的父亲)。李不同于一般的老派知识分子,他年轻时候参加过同盟会,与孙文、黄兴等人也曾熟识,是一个有新思想的博学之士。

作为林彪得启蒙老师,李卓侯的新思想和正义感对林彪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李对学生管教非常严格,经常给学生打手心作为学习不力的惩罚,从小给林彪灌输了严格的纪律思想。不过小时候的林彪非常聪明,记忆力也特别好,理解能力也特别强,背书学字效率高错误少,是几十个同学中挨打最少的一个。

小林彪又很调皮,平时虽然一向沉默寡言,不太和人说话。但是一到和小伙伴玩游戏的时候就玩的很疯,什么扔石头,摔跤,爬树,林彪每样都玩的很好。玩到后来,他甚至带领一群小伙伴把庙里的菩萨砸碎了,庙里和尚气愤之下告状到林家,父亲林明卿将林彪捆起来狠狠的打了一顿。

1920年,林彪已经13岁了,完成了启蒙教育可以继续进入更高的学校学习了。

此时林彪的二个堂兄,之后也是中共的著名人物林育南和林育英在家乡开办了一所新式学校――浚新小学。在二人的影响下,林彪进入这所新式小学学习,一年以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昌共进中学。父亲林明卿和母亲陈氏虽然舍不得儿子,但是毕竟时代变了,不能一味把儿子留在身边。同时还有堂兄林育南的一再劝告,二老还是同意了让林彪去外地求学。

当时的共进中学是一个新式的学校,林彪在学习的期间经常接触他的二个已经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堂兄林育南和林育英和他们的朋友陈潭秋、董必武、恽代英等人,同时也阅读了大量的左派书籍。这些的政治思想开始进入少年林彪的头脑,对其一生有了重大的影响。

林彪于1923年加入中国共青团,并且在1925年3月被共青团武昌地委指定为共进中学团支部书记。1925年夏,他被湖北省学生联合会推选为全国学联七大代表,赴上海出席了学联七大会议。

1925年7月,林彪在共进中学毕业。在堂兄林育南的建议下,林彪决心报考黄埔军校,进入军界。但是父亲林明卿出于中国传统好男不当兵的思想加上家中也不缺钱,根本不愿意让儿子去参军冒险,而希望林彪回家作个老师为生之后娶妻生子就行了。林父为此还亲自去武昌劝告儿子林彪。18岁的林彪此时已经有了自己思想,他拒绝了父亲的忠告。林父见不能说服儿子,只好叹气一声随儿子去了。

不支持归不支持,林父回去以后还是让林彪大哥林庆佛送给林彪一大笔钱,作为林彪考试的路费、生活费。林彪在南昌起义以后就和家庭失去了联系,直到9年以后1936年国共第二次合作时候才和家庭有了联系。

1925年10月林彪考入黄埔陆军学校第四期,报名的时候由于嫌自己的名字太女性化,他在报名表的姓名一栏上填写了林彪二个字,彪在林彪家乡也是小老虎的意思。1926年1月,林彪正式进黄埔军校学习,很快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3月底,林彪升入第四期学生队步兵科第二团二营第三连,并任该连党支部书记。

戎马生涯的开始

1926年10月,林彪随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师七十三团(前身是叶挺独立团)参加北伐战争,当时林彪作为新学员任见习排长。五个月后,1927年3月,林彪在讨伐军阀孙传芳和进军河南的战斗中表现不错,升任七十三团三营七连连长。

1927年8月1日,中共在南昌发动武装暴动,参与者有当时大名鼎鼎的朱德,贺龙,周恩来,刘伯承,叶挺,张国焘等人。

而20岁的林彪此时的资历还很浅,他作为一个下级军官参与了这次中共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军事行动。

南昌起兵以后,国民政府方面很快作出反应,随即调集重兵对南昌的起义军队进行围剿。起义军队很快撤出南昌,主力随即南下准备建立广东革命根据地。

但是随后的8,9月间和国民政府主力在江西和福建接连遭遇交火,其中在揭阳县白石和普宁县流沙与国民政府东路军激战中,主力被重创,无法实现到达广东的目的。

到10月由于粮饷断绝,四处遭受打击,前途又不明确,起义军残部大部分溃散,据粟裕回忆,当时有很多士兵军官纷纷逃亡,甚至还有一排一连集体逃走的情况。鉴于此,革命委员会和起义军领导人也分散突围转移,剩下1000余人进入海陆丰地区。其中起义军第25师同由潮、汕突围的第3师一部于饶平会合后,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战闽粤赣湘边,最后剩下的起义军约800人,在1928年1月参加了湘南起义,这也是林彪军事上辉煌的开始。

先败后胜,莱阳三战出名

朱德率部在湖南南部举行起义,接连攻克资兴、永兴、莱阳等县城,参战部队和各县农军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陈毅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林彪此时还是一个连长。

当时革命情势非常严峻,除了国民政府军队四面逼近准备围剿红军以外,湖南各地民团和地主私人武装也把红军看作肉中刺(湖南地区民风凶悍,各地大都有民团武装,虽然装备一般但是战斗力不弱),他们派部队四处骚扰,偷袭红军辎重后勤部队。

2月29日,林彪受命率领自己的连押送大批辎重前往莱阳。结果部队在夜间行到莱阳东南小水铺时候,突然遭遇莱阳县民团谭孜生部数百士兵突袭。当时夜黑不见五指,还下着小雨,山路又十分崎岖。林彪一个连被切成几段,无法有效抵抗。搞不清楚敌情的林彪只好下令部队立即收缩,迅速撤出战场。双方激战半小时,林彪终于撤离出战场,但是辎重物资全部被民团抢劫一空,部下还伤亡了二十多人。

回到莱阳以后,朱德得知林彪押送的辎重全部丢失十分恼火,把林彪找去狠狠训斥了一通,质问他在黄埔到底学到了什么。本来就不善言辞的林彪此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羞愧的低头接受批评。朱德训斥了一通以后,觉得年轻的林彪虽然有失误,但是主要责任并不在他,又劝解了一番,让他戴罪立功。

林彪思考了一通以后,认为民团虽然能打硬仗,但是缺乏严密组织和优秀的指挥官并不难对付。对付这样的敌人不易硬攻而且应该智取。他很快作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就是化妆为国军慰劳团来智取该部。林彪和部下几十人化妆为国军十九路军一部,以慰劳名义去民团谭孜生部。当时民团首领谭孜生已经得知国军要到他的地盘对其慰劳,所以面对骑着高头大马,黄埔学生气十足的林彪和清一色国军制服三十多人的护兵没有丝毫疑心。谭下令摆宴招待,林彪在宴席中突然下令部下开枪,将谭孜生当场击毙,上百名喝得半醉的团兵也在慌乱中成为林彪的俘虏,还夺回了全部的辎重。

通过这战,朱德开始注意这个沉默的年轻人。

几天后,国军正规军开赴莱阳附近开始发动进攻,双方兵力火力都很悬殊。国军将领李宜煊带领一个师(缺一个团)很快就攻打下了红军驻守的莱阳城。红军失利以后当晚发动夜袭,试图夺回莱阳。但是李宜煊并非庸将,他判断红军有可能夜袭,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在红军刚刚一开始进攻就发动反冲锋,红军之前并没有防御作战的准备,一时间措手不及大败,伤亡惨重,红军指挥官只得终止进攻向后方撤退。当时红军高级将领都认为莱阳已经无法收复,向朱德请示是否立即将主力转移出莱阳地区。

此时的林彪率领一个连在熬山庙一带搞土地运动,国军在进攻莱阳的同时派一个团的兵力进攻熬山庙一带。林彪仔细观察熬山庙附近地形以后,决定不撤退而是在山路上伏击国军部队。但是林彪只有一个连,虽然还有数量不少的手持大刀长矛的农民赤卫军,但是如何伏击数量远远超过自己的一个团敌军?

林彪再三思考以后,认为国军数量虽多,但是不占地利人和,后卫部队警惕性也不高。所以林彪决心打蛇先打蛇尾,放过先头的二个营打后卫的那个营。

战前林彪详细的部属了每挺机枪的位置和手持冷兵器的赤卫军战士的部署,以便火力发挥最大的威力。

战斗爆发时,国军后卫营果然不如前面二个营一样有很高的警惕性。他们散散漫漫,大摇大摆的走进伏击圈,突然遭遇林彪部队打击后,霎时间就全军溃散。国军营长首先被击毙,整个营几乎没有作出任何有组织的抵抗就被全歼。全歼这个营以后,林彪判断前方敌军也已经陷入混乱,所以身先士卒的率部向前追击。此时林彪部下士气高涨,凶猛的追击过去。而前方的国军二个营听到密集的枪声和震天的喊杀声音已经胆寒,正在犹豫是否回头的时候突然遭遇红军的追击,顿时大乱。在林彪部队的追击下,一路丢盔弃甲的逃入莱阳城。

林彪用一个连的正规军就打垮了敌军一个团。

此时林彪率部追至莱阳附近,正好遇到了败退的朱德部。他冷静判断形势以后,提出现在应该立即反攻莱阳。其他红军高级将领认为红军刚被国军击败,士气和人员损失严重,无法继续进攻。林彪却向朱德表示,国军数量虽然有一个师,但是连夜兼程赶到莱阳并不占地利。一部又刚被红军击败逃入莱阳,更是不知道红军虚实。同时他们几小时前刚刚击败红军攻城部队并且迫使其向后退却,他们绝对不会想到刚刚失败的红军会继续攻城的。

朱德认为林彪的判断很合理,他问林彪需要多少部队打败国军守军一个师,林彪思索一下表示需要正规军二个连和数千赤卫队,朱德同意了林彪的提议。

林彪随即作出布置,因为毕竟国军兵力和火力都占优,只能将其击破无力将其全歼。林彪首先让三千多拿大刀长矛的农民赤卫队从三面作出围攻莱阳状,为防止守军死守留出一面让国军撤退。同时命令一部分赤卫队员化妆成农民潜入城内准备四处放火,自己则率领二个连发动突袭。

林彪的二个连偷偷潜入西门附近,开战以后一举冲进莱阳城。同时城中赤卫军配合林彪四处放火,城中很快一片火海。三千多赤卫队一面四处呐喊敲鼓,一面作出攻城的样子。此时城中国军大部分已经熟睡,根本没有任何准备,突然遭遇城里城外袭击早就乱成一锅粥。守将李宜煊得知三面隐约有数千红军部队攻城,他判断是红军增援主力来了,由于他判断红军已经攻入城内,所以紧急率部从没有赤卫军围攻的一面撤出莱阳城。

一个连全歼敌军一个营,一个连击溃敌军一个团,二个连击退敌军一个师,朱德凭借多年军旅生涯的丰富经历,很快判断年轻的林彪是个少有的军事人才。

1928年3月12日,朱德提拔林彪为二营营长,此时林彪刚刚21岁,个子不高,身体也单薄像个孩子,二营的大部分战士岁数也都比他要大,很多士兵背地里称他为娃娃营长。

几天后,李宜煊命令副师长李力率领两个团继续进攻耒阳,林彪使用部下一个营配合几千赤卫军战士又在熬山庙伏击了李力当先一个团,一个小时内将其一千多人全歼,余下那个团也吓得逃了回去。

自此朱德对林彪的军事才能已经非常信任,准备委以重任。

1928年4月24日,朱德的湘南起义军和毛泽东的秋收起义军在宁冈砻市会师,林彪也随部进驻了井冈山,并且参与了毛泽东指挥的永新、七溪岭等战斗,其出色的战术指挥能力深受毛泽东的赏识。

此时正是中共革命低潮时期,全国各地的武装暴动大多失败,不坚定的党员和士兵纷纷出逃。井冈山地区极为偏僻和荒凉,无法保证一支军队的长期发展。此时各级军官普遍有一种对前途失望的情绪,年轻的林彪也提出了《红旗能够打多久》的问题。但是失望归失望,林彪仍然出色的完成上级的一系列军事任务。

1928年8月,红军红二十九团在郴州城遭遇突袭导致该城失手。负责警卫的二营严重失职,营长袁崇全害怕遭到红军军法的处分,率残叛逃。当时红四军参谋长兼二十八团团长王尔琢亲自去说服其归队,却被袁开枪杀害。此时的林彪果断率手下一营士兵包围叛乱的二营,该营士兵在林彪的威慑下纷纷缴械投降,袁崇全本人只得畏罪潜逃。事后,毛泽东对林彪的果断行动很是欣赏,在其建议下,林彪顶上了王尔琢的团长位子,21岁成为一团之长。

1929年,红四军主力转移到赣南,闽西一带,重新整编为三个纵队。林彪从团长升任第一纵队司令员(红军纵队大约相当于师),时年22岁。

反围剿立功

1930年6月,国内军阀混战连连,红军借机发展,兵力和根据地都飞速壮大。红军很快成立红一军团,下辖两个军,林彪升任红四军军长,时年23岁。

至此,林彪开始指挥师军一级的军事作战,并且逐渐展现出其领导大兵团的才能。

在之后的四次反围剿作战中,林彪作战手段极为灵活,利用地形天时,避实就虚,顾摆疑阵,声东击西,指南打北。总之使用各种战术上的手段,以最少的兵力得到最大的战果。

前四次反围剿中,林彪的红一军团战果辉煌,但损失却是最小,几乎没有败绩,是确保中央苏区的大功臣。他此时的军事思想也是解放军著名的林彪六原则的雏形(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战术,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四快一慢,四组一队),之后逐渐成为解放军中的战术基础。

1932年2月,红四军改编为红一军团,林彪任军团长,时年仅25岁。

同年的第四次反“围剿”中,林彪任红一方面军左翼部队指挥,在黄坡一役,全歼国军主力第五十二师。

长征飞将军

1933年,蒋介石决心在和日本决战之前消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消除内部的隐患,发动了第五次围剿,此次围剿不同于之前的四次。蒋介石采用德国国防军之父冯•赛克特将军的建议,使用了碉堡战术,并且大量修筑公路,封锁了红军向苏区外活动的空间。

三千个大小碉堡组成的几道漫长封锁线,封锁了苏区通往外界陆路水路的全部交通,使得红军失去了军民物资和实施运动战的空间。同时国军主力随着碉堡的修筑一步步稳步前进,逐步逼近红军的战略要地,迫使红军和他们进行消耗的阵地战。硬碰硬的较量中,缺乏武器弹药和兵源补给的红军显然不是对手。

1934年在几次战略会战的失败以后,红军被迫决定撤退出中央苏区。

此时蒋介石并没有想把红军在江西消灭掉,他有自己的一石三鸟之计,也就是借助红军打击西南西北实际独立的各个军阀,中央军随后收复这些地区,把大西南做为持久抗战的战略基地。

在红军突破三道封锁线以后,蒋介石命令桂军在湘江一带对红军进行迎头阻击,同时由其他部队从四面对红军进行合围。这个战略是迫使红军避开桂军正面拦截从桂军兵力较弱的龙虎关突破进入广西。这样中央军就可以以追击为名进入李宗仁和白崇禧的地盘,将其收复归中央管辖,即使不能成功至少也可以削弱其对广西的控制能力。

但是号称小诸葛的白崇喜并非庸才,他很快明白蒋介石的计策。他并没有给红军以迎头拦截,而是下令部队撤退,放过红军先头部队,等到红军先头部队渡过湘江以后,才配合湘军和中央军对其侧部和尾部发动攻击。这样红军就不可能进入广西境内,同时也打击了红军能够予以交差。

林彪率领一军团于11月27日夜火速渡过湘江,并没有发现桂军的部队,他们很快控制了湘江一侧的渡河点,林彪观察地形以后决定以觉山铺一带山冈作为阻击主阵地。并在渡河点由工兵架设浮桥,让中央纵队和后续部队渡江。

之后,林彪指挥的一军团从11月27日到12月5日中央纵队全部渡过湘江的全过程中,在湘江和强悍的敌人血战数天之久,战斗极为惨烈,是红军历史上少有的决定全军生死存亡之战。

30日,湘军著名战将刘建绪将军率领湘军主力全线进攻觉山铺一线,试图彻底切断红军的过渡河点。中国近代史向来有无湘不军之说,湘军战斗力绝对是中国各省中排行前三的。湘军以11个团全面进攻林彪的6个团,进攻势头极为凶狠。湘军士兵踩着自己战友的尸体一波波的密集冲锋,红军战士也毫不示弱,一次次反冲击。双方狠打猛拼,一天内红军的部分阵地就被湘军攻陷,湘军夜晚竟然不作修整,连夜继续进攻。激战中红军第五团政委易荡平身负重伤,开枪自尽。四团团长杨成武也身负重伤,可见战斗之激烈。

11月30日深夜,林彪彻夜未眠,他给中革军委拍发了一封火急电报:朱(德)主席:

“……如敌人明日以优势猛进,我军在目前训练装备状况下,难有占领固守的绝对把握。军委须将湘水以东各军,星夜兼程过河。一、二师明天继续抗敌。”

这种命令式的口吻,可见林彪对于形势的严峻判断。林彪在天亮前给各部队下达命令,决不准敌人突破阵地,生死存亡在此一战!

12月1日,湘军集中主力对觉山铺一线发动全面猛攻,其中一部甚至攻到林彪一军团指挥部附近,林彪的政委聂荣臻甚至看到了湘军士兵端着刺刀。危急下,林彪亲自拔出手枪指挥警卫部队激战,最终将其击退。

1日中午,红军主力和中央纵队绝大部分已经渡过了湘江。

湘江会战,红军8万6千人,伤亡约3万1千人,被俘6千人,还有一定数量的士兵失踪或者开了小差,余下战斗人员不到3万人。

这个战役,林彪一军团损失也不轻,但是功劳也是显著的。如果林彪不能顶住湘军的攻击,丢失了渡河点,那么等待红军的就是全军覆没的命运。

湘江会战是林彪历史上指挥的少数败仗或者说损失惨重的战斗。但是客观来说,林彪指挥一军团为了确保整体战略,也只有死守一条路,其灵活的战术也无法可用,伤亡惨重也是在所难免的了。

长征途中,林彪率领一军团充当了红军先锋主力。

遵义会议毛泽东掌握红军指挥权后,军事调动频繁,以至于林彪率部全是连日连夜的急行军,而且很多是反复的在同一条道路上来回行走,干部战士疲惫不堪,几乎无法有效作战。林彪根据一般军事常识认为这是军事盲动,迷惑敌人也不需要如此多的反复行军。林彪认为这样红军会被自己拖跨,于是写信给中革军委,希望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把指挥权交给彭德怀。毛泽东接到信以后用一种大家没想到的方式作为回答:“你还是个娃娃,你懂什么?”

红军会师陕北后,林彪被任命为陕甘支队副司令员兼第一纵队司令员。

1936年6月,红军大学成立,林彪被任为校长。

1937年1月,红军大学改称抗日军政大学,林彪任校长兼政委。

抗日名将

卢沟桥事变爆发以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林彪任一一五师师长,率部开赴晋西北抗日前线。

现在各方面资料已经解密,当时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为保存实力,不和日军正面对抗。认为八路军应该发动游击战,而不是运动战,尽量先保存和扩充自己的实力。

但是林彪看法和中央相左。首先他认为八路军应该以进攻作战为主,而不是和国军一样的防御作战。在进攻中大量袭击日军战斗力较弱的辎重和后卫部队,从而最好的配合友军作战,同时也能够扩大八路军的影响和获得更多的物资。

其次他认为应该以运动战而不是小规模的游击战为主,因为游击战是无法对战争起到什么影响,也无法形成有战斗力的部队,后期百团大战中八路军战力的虚弱就很好的体现了这点。游击队和野战部队的差距还是很大的。而且分散的游击战和脆弱的根据地很容易被日军各个击破。

他很快发动并取得了平型关战斗的大捷。9月25日,指挥115师主力三个团在平型关伏击了日军板垣征四郎师团的辎重部队和汽车部队,并击退了日军增援的三个中队。歼敌800多人,其中埋伏圈中的日军几乎被全歼,大大鼓舞了抗战的民心士气。蒋介石表示:“捷报南来,良深嘉慰”。平型关一战,林彪成为和彭德怀并列的抗战名将。

1938年3月1日,林彪率部转移。当时林彪穿着灰布面料、丝棉里子的普通八路军干部大衣(并非是日本军大衣),骑着高头大马带着卫队10多人,途经阎锡山第十九战区防区边缘。一行人被一个晋军新兵发现,由于没有经验,新兵突然发现林彪一行人以后,慌乱之下并没有注意他们制服上的青天白日徽章,而误认为是日军军官,随即开枪射击,子弹射入林彪的胸部,穿透了右肺,并且伤到了脊椎神经。这也导致了林彪之后长达三十多年的神经系统疾病的折磨。

受伤以后,林彪还是非常宽宏大量的,并没有追究误伤他的新兵的责任,只是自我解嘲的说:自己打了十多年仗,没想到阴沟里面翻船了。

林彪受伤以后,国军各将领也纷纷去前往慰问。其中也包括林彪后来在东北的对手卫立煌将军,据称当时卫立煌问病床上的林彪个人最需要什么?林彪重伤之下仍然考虑着部队,回答需要弹药。卫立煌回到西安以后下令拨给八路军步枪子弹一百万发,手榴弹二十五万枚和牛肉罐头一百八十箱。

林彪随后被送至延安由八路军最好的医生细心治疗,虽然外伤很快好转,但是林彪脊椎神经受损严重,八路军医生无法治愈,年底在妻子张梅的陪护下,林彪又被送往苏联治疗。

此时的林彪已经和当时细心在病床前陪护他的米脂姑娘张梅结婚了。但是婚后二人性格严重的不和,林彪爱静爱思考,喜欢坐在家里看书和想问题,根本不爱和人交流和各种社交运动。张梅性格则非常外向活泼,喜欢热闹和聚会,林彪对此很不满意,希望她能够在家里陪着自己。二人为此经常吵架,终于于1942年在苏联离婚,结束了这段短暂的婚姻。

之后林彪又和曾经当过播音员的叶群结婚,生下了儿子林立果(小名老虎)和女儿林立衡(小名豆豆)。后来叶群陪伴林彪走完了一生,最终一起死在蒙古。

到了苏联以后,由于伤势过重,苏联医生对林彪的神经问题也没有有效的办法。治疗了很久也只是一定程度的减轻症状,这让林彪深感失望。

在苏联治疗期间,林彪除了参与一些共产国际的重要会议以外,还参加了苏联的高级军事会议。

期间林彪作出和绝大多数苏联高级将领不同的判断,他指出苏联将军们的防御战略的错误。并且判断出希特勒出兵方向和规模,详细阐述了自己认为苏联战争的全部作战体系和计划,之后这些都被事实应验。斯大林对这个中国高级将领十分欣赏,亲自赠送手枪给他,但是因为各种现实的因素,斯大林并没有按照林彪的建议调整部属。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战争果然和林彪预测的一样。苏联的错误防御战略导致初期损失数百万军队和大片富饶的国土。

此时斯大林又请林彪参加了保卫莫斯科的高级军事会议,林彪提出不应该进行单纯的防御,在重点保卫莫斯科的同时,应该保留相当数量的后备部队准备全面的反击。斯大林对这种提议非常赞成,称赞林彪为无敌将军,同时希望林彪留在苏联继续为其出谋划策。传说斯大林为了留下林彪,提出愿意提供给中共几个师的装备作为弥补,但是此时毛泽东已经抢先一步命令林彪回国。

1942年,林彪回到中国,毛泽东亲自去机场迎接。之后任抗林彪为抗日军政大学校长并兼中央党校副校长。这里面还有一个笑话,有一次林彪被邀请在延安党校讲马列主义,很多人去参加并且准备做记录。但是林彪上台以后只说了一句话:“资本主义是少数人发财,共产主义是大家发财,讲完了”,说完就走下讲台,听众全部目瞪口呆。

之后林彪又参加了重庆谈判和延安整风运动。在重庆期间,林彪虽然在谈判中毫不示弱,但是仍然尊称蒋介石为校长,这和中共黄埔出身的大多数将领不同。

1945年4月当选为中央委员,8月当选为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内战头号功臣

1945年8月15日日本对中华民国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此时苏联几十万大军已经大举进攻中国东北,日本关东军主力早就在之前开赴中国南方和太平洋战场,留下的只是一副由日本预备役人员和侨民组成的空架子。苏联进入东北以后,无力抵抗的关东军随即投降。苏联接受关东军投降以后,除了在东北大肆掠夺各种物资送回苏联国内以外,还用武力阻止国军进入东北。与此同时,在苏联的示意下,中共从华北和华东紧急抽调十余万军队和地方干部抢先进入东北。

10月,中共成立东北人民自治军,林彪被任命总司令。

此时东北八路军虽然得到了苏联转交的八十万日本关东军的大部分装备和改编了相当一部分伪满洲国军(总数有四十万),但是毕竟部队老兵少,新兵多。初到东北一没有根据地二没有时间启发群众,在和国军的对抗中很快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在如此逆境下,林彪接连做了二个和中央相反的决定,有效的保住了东北共军的主力。

1945年11月,毛泽东命令林彪在锦州和国军决战,一举将其歼灭,从而让共军独占东北。

林彪则认为,这种做法危险太大,不能以整个东北八路军来冒险,随即作出放弃锦州的决定。

1946年林彪的东北人民自卫军和国军在四平决战。参与此次作战的国军一部分与之前林彪交手的国军不同,它是全美式装备的国民政府远征军,包括全歼缅北日军王牌师团的国军新一军和新六军。这些部队装备精良,士气高涨,士兵大多经历过血腥的抗战,战斗力极强。同时这些部队按照美国纪律,很重视和民众搞好关系,买东西付钱,也不强拉民夫。至于国军将领如卫立煌,陈诚,杜聿明,廖耀湘,陈明仁都是著名的战将。

当时东北共军大多数是日式武装,而新六军这些军队曾经全歼过日军一流甲种师团,双方战斗力上有很大差距。

威远堡一战,新六军一个团依靠火炮优势竟然击溃了共军三纵主力。

威远堡失守,四平就十分危险了。此时毛泽东发电报要求林彪死守四平,他给林彪发了一封电报:望死守四平,挫敌锐气,争取战局好转。

此时国军数量已经达到十个师,并且逐步攻陷共军四平外围重要据点,同时开始迂回四平后方,试图截断四平守军退路将其全歼。林彪当机立断,回电到:请主席冷静思考!随即率部撤离四平。

林彪将主力全部撤退至松花江以北,保存了大部分有生力量。此战林彪损失了近万人,丢失了相当的辎重。

由于部队没有溃散,退过江以后民主联军迅速恢复实力,在四平失利的一个月后就打赢了拉法和新城两仗,歼灭国军二个团。

1946年6月,林彪被任命为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委,成为东北的中共最高领袖。

林彪开始执行中央命令放弃大中城市,在东北农村继续发展,建立根据地和发展武装力量,同时开始了大练兵。

稳定局势以后,林彪指挥东北野战军开始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战役,其中的三下江南和四保临江战役扼制住了东北国军的战略进攻势头,并且歼灭国军4万多人,开始扭转战局。

1947年林彪开始发动夏季、秋季攻势,歼灭国军30万人,收复70多座东北城市,彻底转守为攻。

在东北战场上,林彪较充分地显示出他的指挥才能,他的六大战术原则也已经成熟。其中“一点两面”就是在进攻敌人时集中力量突破一点,得手之后迅速扩大战果,正面进攻与侧面迂回包围、分割、穿插相配合;“三三制”即每班分成三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三至四人,进攻时以小组为单位,队形疏散可减少伤亡,容易聚拢便于形成战斗力;“三猛”即猛打、猛冲、猛追。其他的就不多说了,现在解放军中,这些思想也是必修的内容。

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区分为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47年冬季和1948年初,恢复元气的东北野战军开始进行战略反击,国军此时已经不是对手,被迫退守到锦州、长春、沈阳等东北大中城市,各据点互相孤立而且陆上补给线也大部被切断,士气低落。

此时林彪已经控制了东北97%的土地面积和86%的人口,部队也由1945年10月的13万人扩大到1948年的12个步兵纵队48个师,总兵力80多万人(后发展到105万人)。重型中型火炮1000多门,另外还有轻型火炮9900多门,还有坦克装甲车200多辆。而且在林彪的严格训练下,基层军官和士兵都有相当的战术素养,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很强。连当时的对手杜聿明也说:林彪的部队从兵力到战略战术、武器装备及战斗力都居全军之冠。

而当时东北国军不过60万,经济上也被林彪超越,失败在所难免。

此时蒋介石已经准备放弃长春、沈阳,把主力全部转移到辽西锦州一带,一旦战局不利,就撤入关内战场,保护有生力量。不过放弃东北的政治经济军事代价都非常的高,蒋介石并没有作出及时的撤退部属。

林彪在拖住长春国军主力同时,10月14日攻陷入关战略要地锦州,之后立即回头于10月21日攻陷长春,此时,东北的战斗胜负已经很明显了。之后林彪识破廖耀湘的退守营口战略,迫使廖耀湘停止逃回营口,返回沈阳。由于撤退仓促,廖耀湘兵团在撤退中发生溃散,战斗力大减。在后来大围歼战斗中,林彪使用全方面多层次的战术,两昼夜就歼灭廖耀湘兵团5个军共10万人。

林彪在52天的辽沈战役内全歼东北国军46万主力,包括国军五大主力中的二个,占领了东北全境。更重要的是,由于林彪出色的指挥,东北野战军仅仅伤亡6万多人。

辽沈战役初期,林彪曾经和毛泽东发生过很大的分歧。当时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认为应该首先打下锦州,切断东北国军的陆上退路,把六十万国军封锁在东北歼灭,不让其进入关内战场。林彪对这个战略表示认同,但是他反对首先进攻锦州,而是希望首先进攻长春,他认为只要包围长春,国军就无法从水路撤离出东北,一样可以达到之前的战略目的。事实上,正是由于长春围困战直到1948年5月才结束,在这期间,蒋介石和国军智将卫立煌等人都没有能够下决心放弃长春撤出东北,成功的拖住六十万国军主力,并且最终将其歼灭。如果过早攻陷锦州,东北国军很可能很快放弃现有城市,全部撤退回华北华南。

1948年11月,林彪率领东北军主力入关,在64天内又以出色战略手段,歼灭和改编国军52万人,占领华北全境,自身仅仅伤亡不到4万人。其中29个小时内,攻陷号称至少可固守半年的天津,全歼天津国军守军13万人。

相比起来,淮海战役中解放军伤亡高达近14万,歼灭改编国军55万人,无法和林彪指挥的二个战役相比。

此时的林彪表现出一种特有的指挥方式,在几大战役期间,林彪大多数时间并不与人讨论商量。而是自己一个人长时间的思考,包括整个战略和很多较小的细节。林彪决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次作战都能够详细策划,甚至精确到一个营的兵力使用,来保证极高的胜率。这一点很多高层指挥官也有一些异议,很多时候他们似乎仅仅是记录员和传令员,没有参与决策的权力。好在林彪的能力确实高人一等,胜利的将军是没有人质疑的,这种观点也很快烟消云散了。

1949年3月11日,东北野战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

1949年春,林彪指挥四野继续向南进军。1949年5月至1950年8月,林彪率部先后进行了宜沙、湘赣、衡宝、广东、广西、海南岛等战役,很快就攻占了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五省。

内战期间,林彪率部从中国最北端的东北打到最南端的海南岛,攻占了大半个中国,打赢了三大战役的二大战役,几乎一个人决定了中共战略决战的胜利。前后歼灭国军总数超过150万人,赫赫战功无需多言。

建国后的黑白林彪

建国以后,林彪神经系统疾病开始爆发出来,具体表现为怕光,怕水,怕风,有一段时间连走路都非常困难。

朝鲜战场开始前,中央曾经想让林彪挂帅作为志愿军总司令,但是林彪因为各种原因反对中国参与朝鲜战争,他以生病为由拒绝总司令的任命,在1950年9月去苏联治疗,次年10月才回到国内。

虽然反对中国参与朝鲜战争,在得知苏联违反战前约定不出动空军保护志愿军以后,林彪在一次苏联高级军官的宴会上,拒绝和他的老朋友斯大林碰杯。

1951年11月林彪任军委副主席,1954年任国务院第二副总理。

1955年4月补任弼时与高岗之缺,与邓小平一起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5年9月,他被授予元帅军衔,位列朱德、彭德怀之后,在十大元帅中排列第三。

这段时间林彪身体情况逐步恶化,很少参与公务活动。大多数时间独来独往,生病以后长期卧床。根据林彪的司机回忆,林彪在1953年前后已经不能行走,出门全部靠担架,一天二十几个小时全部躺在床上,一切都由护士和内勤人员帮助完成。房子周围也拉上厚厚的窗帘,从而防风和放光,自己也瘦得皮包骨,全天忍受巨大的痛苦,连说话的劲也没有。

之后,林彪身体稍有好转,1958年5月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随着大跃进的开始,党内开始出现各种政治事件。

此时的林彪对待政治事件多采用一种明哲保身和趋炎附势的态度,他一般会倒向占优势的一方,不管其做的对错与否。他的室内张挂条幅:“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

1959年庐山会议,彭德怀对大跃进错误的直言不讳遭到毛泽东的激烈反对,此时林彪站在毛泽东一方,说彭德怀是野心家。不过其实林彪对“大跃进”并不以为然。他曾经说毛泽东“凭空想胡来”,“说绝了,做绝了,绝则错”,并说彭德怀的“万言书”是正确的,就是急了点。

之后取代彭德怀,任国防部长,中共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等职务。

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在刘少奇等人的三面红旗的问题时,林彪又站在毛泽东一方,批驳刘少奇的观点。不过林彪背地里却和家人说:“刘少奇、邓小平是好同志,拿掉刘是没道理。”

文革爆发,林彪仍然站在毛泽东一方,赞成和推动了文革很多事件的进展,参与迫害了一些老干部和老战友。

作为回报,在1966年的中共九大上,林彪的名字被列入中国共产党章程,被称为“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林副统帅。但是据说林彪对个决定并不赞成,还写了一份报告继续推辞。毛泽东在这个报告上作了批示,坚持让林彪作接班人,可是林彪竟然将毛的批示报告撕碎扔进了痰盂。

这段时间,林彪通过一系列行动推动了文革和主张了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不过私下里又是另外一回事,林彪在外面高喊“四个伟大”,在他的毛家湾里面却从不挂毛像,甚至印有毛语录和照片的报纸在林家厕所居然被当作卫生纸用,这在个人崇拜的狂热年代,如果是普通老百姓必然是可怕的罪行。

这段时间内,随着年纪的增大,林彪的身体情况又再次恶化。有一段时间长时间卧床不起,需要内勤人员全天的照顾。

魂断蒙古

1970年庐山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上,在是否设立国家主席问题上与毛泽东意见相左,毛泽东怀疑林有取代他的野心。

1971年9月13日,著名的九一三事件发生。据当时的经历者回忆,叶群和林立果以有人要来逮捕为名,架着神志不清的林彪上了飞机。汽车开出别墅的时候,曾经有卫兵对该车轮胎开枪,但是没有击中。而这架英制“三叉戟”飞机于蒙古境内的温都尔汗坠毁,机上人员全部身亡。

飞机坠毁后,苏联克格勃人员随即赶往现场,拿走了林彪的头颅和部分组织以确定其身份,尸体则火化后将骨灰送还给中国外交人员。

现在林彪的头骨还保存在克格勃的秘密档案仓库里面,同时保存的还有坠机相关的一系列机密材料。苏联方面表示在目前中国的情况下,这些资料不会被解密。

得知林彪的死讯后,蒋介石对蒋经国说:毛泽东断了一条手臂。

蒋纬国则在报告上写道:共产巨人已经断了一条手臂了,让我们等着看他如何失去他的另一条手臂。

老萨个人认为,林彪是文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犯下了一定的罪行。但是客观来说,林彪此人对文革没有决定性的作用。道理很简单,这里不作过多的研究,只说一点:林彪在1971年坠机的五年后,随着毛泽东的去世,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才最终结束,这五年内林彪集团已经被彻底粉碎。

1973年,中共中央决定永远开除其党籍,并开展批林批孔运动。

1980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审判林彪反革命集团的通知,林成为反革命集团首犯。

黑白林彪,一切善恶对错都留给后人去评价吧!历史是公正的。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