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十大信号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日闭幕,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期4天,是1995年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此次会议释出十大重要信号。

一、未提“战略机遇期”。

此前已有敏锐的观察者指出,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预热的政治局会议,并未提到以往常用的“战略机遇期”一词。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同样没有出现。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说:“从国际环境看,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没有变。”今年不再有战略机遇期的表述,这表明决策层对形势的判断更趋严峻。

与之相对应,今年的会议少有地把保证“粮食安全”作为来年经济工作的第一条任务,明确强调“要依靠自己保口粮”,也同样显示出决策层对国际态势的警惕及对经济自主性的高度重视。

二、高层对“城镇化”态度趋审慎。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推进城镇化作为六大主要任务之一,“城镇化”一度被视为高层最重要的推动发展的抓手。然而在今年的会议公报中,“城镇化”一词悄然消失。

这一变化并非没有端倪。此前的三中全会《决定》,“城镇化”的表述并不突出,是以“城乡一体化”来统驭城乡关系的部分,“城镇化”仅作为其中的子项。但12月3日的政治局会议又透露即将出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却又没见表述。高层对“城镇化”的态度尚不能让人完全看清。

三、“房地产”调控表述不见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的表述一直备受关注。2008年会议公报提到房地产是“支柱产业”,次年房价出现暴涨。此后几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便连年强调“地产调控”。今年,房地产调控的表述悄然消失,或许预示着原有调控政策将出现松动。

新一届政府更倾向于“让市场的归市场”,对房地产的思路已日渐清晰:在商品房领域要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将更多靠保障性住房来解决,亦即住房“双轨制”。这一体系逐渐完善的同时,对商品房价格的严格调控措施有望松动。

四、经济预期增速料不会下修。

此前,有不少机构预测中国将下调明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到7%。但从会议释出的信号来看,出于保障就业的需要,决策层仍然需要高增长。公报中强调“把做好就业工作摆到突出位置”,再结合明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的严峻现实,高层以“保增长”来“保就业”的考虑仍然未变,这也是李克强在全国总工会的“经济公开课”上曾阐释过的。

2014年将延续2013年的主基调——稳中求进,这一表述已明确表达出决策层对经济增长速度的看法。

五、财政货币政策有微调。

2014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与去年相较,相关表述出现微妙变化。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财政货币政策要发挥“逆周期调节”的作用,并明确要在基础设施领域加大公共投资力度,仍有以财政投入刺激增长的意味。

但今年会议公报在财政领域仅强调结构性减税和“营改增”,或许意味着以大规模财政投入刺激经济的现象不会出现,这也契合“李克强经济学”不搞经济刺激的理念。

在货币政策上,去年的“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贷款适度增加”的表述变为“保持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语态更显审慎,表明高层仍然对流动性泛滥和货币超发带来的通货膨胀,仍有高度警惕。

六、“宏观调控”热度降温,“改革”地位吃重。

在此前十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在很多时候都被列为次年工作任务的第一条。但今年的相关表述耐人寻味,会议公报称“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办法来改善宏观调控,寓改革于调控之中”。对“改革”和“宏观调控”关系的再阐释,印证了此前一些分析人士的判断,过度依靠政府力量保增长的思路会出现微调,决策层更希望能够以释放改革红利的方式,推动经济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公报中对于金融改革的表述较以往明显增加,2014年,存款保险制度出台等的利率市场化措施将铁定实施。

七、对当前问题的判断出现变化。

比较今年和去年关于当年形势的表述,大部分问题都一致,但今年新提出:“生态环境恶化、食品药品质量堪忧、社会治安状况不佳等突出问题仍没有缓解”。这说明,高层认为这些问题已十分严峻,需要在高规格的会议上加以特别强调。

八、地方改革力度料加大。

会议公报称,“属于地方和部门可以授权操作的改革,明年和近期就可以加快推进”,展现出鼓励态度,结合三中全会《决定》关于推进“自由贸易区试点”,增加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的数量等表述,地方改革会有更宽松的政策环境,上海以外各地申报的“自贸区”有望在明年开始落地。

三中全会后,已有一些地方成立本省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指定一个机构负责改革工作,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抓”,这表明,各地成立“改革小组”已不是自选动作,而是中央的规定动作

九、地方债务警讯空前。

“防控债务风险”单列一条,成为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在以往历次会议中从未出现过。地方债务一旦出现危机,就可能引爆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决策层将地方债务纳入政绩考核,表明中央已不能允许地方官为经济增长“寅吃卯粮”。

十、会议提出的工作任务更趋细致。

公报内容相对以往历年具体许多,“粮食安全”“地方债务风险”等具体问题,都直接单列成为一条“主要任务”,而以往这些问题都被作为“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子目。内容的变化,使公报传达的具体政策信号意义更强。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