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城市小资沦为环境难民

(博谈网记者郑皓然编译报导)据纽约时报11月23日报道,在中国的云南大理,林丽雅,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移民到了这个中国西南的古老城镇。她在大理的早晨通常是这样度过的:目送3岁的儿子到附近的山中学校上学,到洱海湖畔跑上半个小时,然后到当地农贸市场买些新鲜蔬菜和肉类。

一天早晨,她在如洗的碧空下跑完步,与来自北京的一位游客坐在湖畔的精品酒店里,这家酒店是她和先生开的。

她说:“我认为奢侈就是阳光,好的空气,干净的水,但在大城市,你得不到这些。”

两年多前,林女士,34岁,和她的丈夫放弃了广州舒适的事业,当时她在一家挪威风险管理公司工作,先生则创办了一家广告公司。他们撤离了城市来到乡下,现在这样的城里人越来越多。这里的一位居民称他们为“环境难民”或“环境移民”。

曾经,数亿中国人,很多是贫困的农民,背井离乡到城里找工,现在少数城市居民已经决定做这样的反向迁移。他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凸显了对中国污染,交通,物价,房价问题的焦虑和沿海大城市的普遍压力。

拿空气质量来说:一些中国城市的空气中含有细颗粒污染物已经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设定上限的40倍。本月,一个中国官方报道称上海附近一位8岁女孩因肺癌住院,成为中国年龄最小的受害者。她的医生认为这归咎为空气污染。

这些城市难民来自各行各业—商人,艺术家,教师和厨师—不过现在很难估计他们的数量。他们在中国寻找更加环保的生活,从安徽省中部到偏远的西藏。他们很多是中国布波族,或小资,他们说除了逃避污染,他们也想脱离开城市中的物质洪流的束缚。林女士笑称为(在城市里)人们专注于“你穿什么,你吃什么,把自己和别人比”。

云南大理,依山傍水,成了一个热门的目的地。越来越多的当地土著白族人把村里的房子出租给这些拖着行李、背着背包的汉人。他们来自象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这样的人口众多的大城市,买了单程票过来。

在互联网论坛上,刚刚来到大理的人讨论如何租到房子,哪里购物,怎么谋生,孩子上什么学校最好。

叶永青,55岁,白族艺术家,大多数时间居住在包括伦敦这样的城市里,但是五年前在这里买了一栋房子。他说:“形形色色的人因为各种各样的梦想而来,一些人把这里想象成希腊或意大利或巴厘岛。”

他补充到:“大理是中国仅剩的还和大自然有紧密联系的地方之一。”他坐在自家庭院的南瓜桌前。“中国的很多村子都变成了空壳,大理是幸存者。”

林女士说:“我们只是想要换一种活法。”她之前生活在上海和广州。“我在上海的朋友们都在那里挣扎,不仅仅在工作中,也是为了生存而挣扎。物价太高了,甚至比欧洲还高。他们变得疯狂,发疯了。”

林女士生完儿子之后不到两年搬到了这里:“这里对孩子好,因为象我母亲的童年。我母亲小时候的上海,空气还干净,可以看到蓝天,也有干净的水。”

这也是很多父母来到这里的原因。一天下午,四位城市难民母亲,坐在名叫“宋巢”的书店咖啡馆的外面,互相在练习英语。一位妇女说:“我们搬到这里的一个共同点是想要在一个好的环境下养育孩子。”

原文:Urbanites Flee China’s Smog for Blue Skies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