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用“金票”控制住大股东

人民币国际化也好,金融创新也好,要害在于摸索出一套在中国行之有效的信用控制系统。

在任何市场,线性思维都要不得。在股票市场,有人认为是无度发行新股造成了股市走熊,有人认为资金量下降使股市低迷,或者认为圈钱让股市下降。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暂停发新股在股市实行休渔期,或者吸引增量资金入场。但这些办法没有收到好效果,休渔期之后是更多的滥捕,吸引增量资金入场,一场屠杀过后信心再次下降。

制度经济学中有“公地悲剧”论,指的是没有产权的公地谁也不愿意去保护,滥用的结果是公地环境遭到毁灭性打击。结论是与其讲道理,让牧民不放牧,不如划分清楚产权,让土地的所有人自己保护环境。推而广之,与其在股市实行休渔期,还不如界定清楚边界,让投资者自己维护自己的权利。

在与地方监管者勾通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左右为难的情绪。如果禁止市场超募、禁止大股东进行增发,相当于行政深入了微观市场,如果不禁止,只是出具监管函,哪怕出具十次也没用,尤其是在大股东饿红了眼急于套现、或者是大股东为了弥补堤内损失孤注一掷的时候。

我国股票市场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国企上市公司没有造假的动力,但效率较低,成本控制大多成问题,公司上市成为财政局、商业局、原国企高管等条线上的人分食大餐的最好机会。央企则由控股股东强势控股,其激励机制是规模为主的业绩考核体制,具有年龄优势的央企高管对于政治的兴趣远远大于对企业的兴趣,年长从某部退下的高管,对于真金白银更感兴趣。当中铝、中国远洋等公司的亏损再也盖不住、一一曝光之后,才能看出业绩考核中的规模至上主义是多么可怕。普通投资者对于管理没有任何置喙的余地,相当于不分红的债券投资者。

民企上市公司虽然产权明确,但在糟糕的民营中,核心病症大同小异。大股东一人说了算,管理架构形同虚设,大股东一次又一次的关联交易、一次又一次掏空上市公司,多数时候可以得到管理团队或者其他董事们的一次又一次背书。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家天下文化在上市公司中也无法幸免,大股东一手遮天是常态,大股东失去控制力反而奇怪,一个企业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核心人物的企业家素质以及公共责任感。而在国美等公司出现了控股股东、创始人与管理者的纠纷后,很多人把CEO的约束当作是卖主求荣,甚至把这样的CEO视同为盗贼,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可以想像,未来大股东一手遮天的情况只会加重,不会减少。

监管必须正视这样的事实,中国的股票市场核心难题不是普通投资者的投机行为,不是小股东轻信内幕,而取决于中国的创业企业家具有怎样的素质,当他们表现出“反投资者”、掏空上市公司的一幕时,能否受到有效的约束。如果能够,则中国的上市公司总体将向着良性轨道发展,企业将为社会、为投资者创造更多的财富;如果不能,那么,中国的上市公司质量整体趋于低劣,上市成为套现的开始。中国股票市场的整体回报率在下降,里昂证券表示,股市资本回报率正在从2007年的15.6%下降到2012年的10.5%。同期美国的资本回报率基本上一直保持在13.6%。这其中的原因可能与中国的产能过剩、工资和成本上涨以及腐败加剧等因素有关。

投资者寄希望于监管层能够“金猴奋起千钧棒”澄清玉宇,这样的奢望是不现实的,没有人能够对付普遍违法违规,没有人能够对付权贵者的大面积违规,即使包公出世也不行。面对违规,改变规则、使用重典,加大违规成本,让违规者付出经济代价、倾家荡产是最好的做法,也是发达市场的通行办法,而后才是刑事追究。证监会正在大力肃清内幕交易,近日创业板公司受到查处也是肃清市场秩序的表征之一,但证监会需要更有力的武器,60万的罚款相对于动辄数千万、上亿的套现,是在老虎头上搔痒痒,是对守法守规者的嘲弄。

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大股东一股独大无法解决,因此制约大股东成为关键。对于业绩的考核,对于造假者、内幕交易者严惩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让普通投资者自己保护自己的利益。

恢复网络类别表决制,提高普通投资者类别表决的权重至40%以上,相当于手握“金股”与“金票”,如此一来,监管者与大多数投资者形成合力,对于大股东的制约力量来自于上下两个层面,既降低了监管成本,也提高了监管效率,还实现了市场民生民权,何乐而不为?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