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生、旦、净、末、丑,话出布袋戏中情(图)

始于李天禄、黄俊雄、黄海岱大师;自霹雳布袋戏、云州大儒侠,再从史艳文、素还真、哈麦两齿、苦海女神龙至黑白郎君,这些都是我过去所认识的布袋戏。虽不称上戏迷,但透过所学与大众媒体的传播,却还能有略懂之处。而傀儡戏、布袋戏、歌仔戏、国剧的共通点,也都在于它们能藉著舞蹈、技巧、表现方式、历史故事等不断地表达地方特色、民族思想,或者表演者的心思。单就布袋戏来说,有人喜爱,却也有人无法长期观赏。对我来说,直到有位为戏入迷的同学后才发现--- 原来自己小看了传统。

布袋戏的历史长远。从“金光戏”、“外台戏”,到现在的“电视布袋戏”。近来,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在张菲节目里表演的“阿忠布袋戏”。故事融合了现代用语与口白,每每演出总引哄堂大笑。该剧团不但使用脸部比例较大的戏偶,而一首首主题歌曲也为其特色,可说是替演出加分。偶有的不雅的字句,更能让观众快速融入剧情当中,并轻松欣赏。

细腻的动作,确实是布袋戏很重要的表现。一个懂得掌握细微技巧的表演者,加上一双双目光逼视、观察仔细的观众,无疑能享受到看戏最大的乐趣。生、旦、净、末、丑是布袋戏的要角。其中的“生”,让我想到许仙、甯采臣、潘安这种白面、瘦骨嶙殉、身体孱弱的男子(好像很需要女性的保护)。但也不完全如此,“包公”便是个黑脸,且理直气壮的角色。“旦”,指的自然是女性。由于一般掌戏者多为男性,因此他们必须将嗓音化为女音。但有时的沙哑声音,就好像拥有杨门女将、花木兰,或者女神希拉要上场杀敌,以及置人于死地的霸气。当然,女性的优美姿态还是有的。好比:俯头、理容,优雅地转身入帘。

“净”, 便是大花脸。钟馗就属此类。小的时候我也听过“钟馗嫁妹”,与“降妖伏魔”的故事。“它”的角色有点像门神“神荼”和“郁垒”,可以保护人们。“末”,指的是老生。这也是我很喜欢的角色之一。因为老生的嘴巴是可以活动的,也时常利用烟雾来呈现烟雾弥漫的感觉。这就比较贴近现在电视里的演出效果了。而且我认为, 老生是除了花旦之外,最难挑战的角色。因为,你必须要先去想像“人年老时的感觉”失落无力,或著沉稳乐观。不知为何,老生的角色我就没能想出一个具体的人物以做连结。

最后,谈到了“丑”角。不雅的动作、轻佻的言语、醉醺醺的转圈,然后自在随地扑倒。在我眼中,丑角,并不是特指地位低下,或缺乏教养的人。也可以代表“乐观”、“轻松体会生活”的真实人物。就因人人羨慕它们,所以,它们能让人快乐发笑。其中,高空旋转盘子的表演,常常为此角色之经典演出。

谈完人物,便说道具。以前我所不清楚的是---一张椅子竟可以是“床”,亦“船。”我还满喜欢戏偶乘船的方式,还真像真人搭船的感觉。最后就是彩旗了。不过这个我之前有看过,不仅是布袋戏,其实在云门舞集的作品中,“薪传”里的“渡海”效果、“九歌”里那湘夫人所披的细长白布,也都是利用“布条”所制造出的不同的意境效果。

而这又可谈及所谓的金光戏了!布袋戏偶们分成上下两层演出,并配合著自动转换的布景(利用“布条”制造出不断移动的背景,以展现惊人的视觉幻影)。我想这应该是因为媒体的影响,所发展出来的表演方式。如果您看过金光戏,我相信在闪亮灯光的反射下,那闪闪发亮的布条效果能使人感到格外梦幻美丽。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