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吃5块薯片 = 喝10毫升油!

吃一包薯片,等于喝下一杯脂肪?

最近在人人网上,两张对比图让不少“零食达人”们感到震惊:5块薯片中竟然提取出了10毫升脂肪。

高脂高油无疑触动了不少人敏感的神经,网友迅速传开了这两张对比图,大呼“受不了”,甚至还在质疑是否有些夸张。

但是科学就是科学,事实就是事实。前天,南京的营养师表示,薯片能够提取出这么多脂肪很正常。

5块薯片取10毫升脂肪

贴出对比照片的网友名叫“李冠男”。根据人人网信息,她目前就读清华大学,照片是她做实验的时候拍摄的。

图片说明显示,左边的烧杯中是五片薯片,而右边的烧杯里则是从这五片薯片中提取出的脂肪,按照烧杯的刻度来对比,大约在10毫升的刻度处。图片说明也写得很有意思,“为了拯救苍生,我必须把这张照片贴出来,给爱吃薯片的孩纸们,左图:5块薯片,右图:提取出的脂肪。你吃一袋就是喝了一杯脂肪。”

不光是薯片,“李冠男”说,她对奥利奥也做过相应的提取实验,“补充一下:还做了奥利奥饼干实验,一块奥利奥也有这么多油,是不是有点难以接受?”虽然知道薯片的脂肪含量高,但一下子直观地展现在眼前,不少人都有些不能接受。

这张图片发出没多久,网友纷纷进行了转发。“李冠男”本人似乎都有些不堪其扰,选择了在人人网“消失”几天,但“临走前”更改的人人网状态还是充满着趣味科学的味道:“我还是退隐几天吧,太恐怖了。闪前喊一句,每28克薯片里含有10克脂肪,这个是印在包装袋上的。”

营养师说这不是耸人听闻

兴许是头一次这样直观地看到脂肪和零食之间的换算,网友在转发的过程中展开了热议。“沈伶萍”连用了三个感叹号直呼“我的三观又被刷新了!”“翟悦含”在看完后表示,“不会再吃这些了。”而另一些“技术帝”也对“李冠男”的脂肪提取产生了质疑。对于网友的评论,“李冠男”也在评论里做了回答,“适量食用还是不会有大问题的,很多东西脂类含量都不低,只是我们看不见就没感觉。”

对此,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营养师陆青松表示,吃一包薯片等于喝一杯脂肪的说法并没有耸人听闻。“一个成年人每天摄入的烹调油应当控制在25克到30克,但我们在正常进食的过程中其实并不注意,像薯片这些高油高脂的食物很容易就会超标。”而对网友质疑的“液态脂肪”,陆青松也做了解释。“网友概念里的脂肪应该是动物脂肪。因为富含饱和脂肪酸,所以动物脂肪一般会呈现白色固体。但像薯片这样使用调和油加工而成的食品,含有的是不饱和脂肪酸,所以提取出来的是液态脂肪。”

放在量杯中的5块薯片,经过实验提炼出来10毫升油。

2010年的一天,考古人员从陕西临潼区一战国墓中取出一铜敦时,发现锈蚀严重又十分沉重,无法揭开。送至文保室后,文保员用凿子慢慢松动上下接口处,忽然一股味道扑鼻而来,里面有东西流出,她决定立即停下并再次盖好。次日考古人员再次打开后,除了一股刺鼻的酸味外,眼前景象令考古人员大吃一惊:一块块碳化的东西,将铜敦装得满满的。这些碳化物是什么,立刻引起大家猜测。最后考古人员决定拿出一块掰开看看,结果发现里面有白色的弹性肌腱膜和一根一根的肉丝。

经过与中科院有关专家沟通,考古专家决定通过蛋白质分析来寻找真相。今年经过几个月不断的测试,最终鉴定为黄牛肉。

为何该铜敦里的“肉制品”能保存完好呢?专家胡松梅推测,这可能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由于铜敦封闭严实,从而使肉制品虽然已碳化,但仍能用肉眼看到一根一根的肉丝,保留的腱膜还有弹性。二是因为该墓为土坑墓,一般土坑墓比洞室墓人骨架保存要好,这和早期墓室内空气隔离有关。此外,可能是该肉制品经过处理,可能是风干的或是腊肉,以至于能保存2000余年。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