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又被平均了

遥想当年,鲁迅把母亲鲁老太太和原配夫人朱安接到北京定居以后,雇了几个老妈子:一个王妈,一个潘妈,一个胡妈。王妈专职侍候鲁老太太,潘妈专职侍候朱安,王妈负责买米买菜。鲁迅给三个老妈子的待遇是管吃管住,每人每月两块大洋。按大洋在当时北京市面上的购买力,两块大洋只相当于现在人民币140元而已。可是您可千万别说鲁迅小气,那时候农村破产,农民挨饿,农村妇女进城找活儿,只要管吃管住,一个月一块大洋都有人干。还记得中学课本里收录鲁迅的那篇小说《祝福》吗?祥林嫂在鲁镇当女佣,淘米洗衣烧火做饭打扫卫生什么都干,一年薪水不过“十二块鹰洋”(鹰洋是墨西哥银币,晚清时已经在中国广泛流通,购买力接近“袁大头”),还没有王妈、潘妈和胡妈的收入高呢,“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那时候鲁迅的月薪是多少呢?他在北洋政府的教育部里做佥事,职权近似现在的处长,在五四运动那年的上半年,每月300大洋的工资雷打不动。同时他还给《晨报》写专栏,给商务印书馆译书,给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讲课,他的工资加上稿费、版税、讲课费,每月至少在500块大洋以上,是他们家保姆月薪的250倍不止!假如那时候某个大学搞个什么破课题,调查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或有意或无意地以鲁迅家为样本,那么好,本来月薪只有两块大洋的王妈、潘妈、胡妈都发了——她们仨跟鲁迅一平均,月收入从两块大洋变成了120块大洋还要多。然后调查报告出炉了:北洋政府领导有方,人民收入飞速增长,接近或者超过了发达国家。那三个老妈子见了这个调查报告,如果不找鲁迅闹着涨工钱的话,至少也会感叹自己拖了国家后腿吧?

再假定某个大学又来调查中国的住房拥有率,又拿鲁迅家做样本。当时鲁迅已经结束了租房生活,先后在北京西直门内八道湾胡同和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各买了一处四合院(八道湾那所四合院后来归了周作人,抗战后被当成敌伪财产收归国有),一共有房三四十间。老妈子们呢,一间房也没买,可是再跟鲁迅一平均,每人都买了几间房,在纸面上中产了。你猜王妈她们看了调查报告会怎么说:我靠,又被平均了!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